Sunday, May 14, 2006

 

手 工 製 檔 案 夾 Handmade folder

Steps to make a folder by hand: 手工製檔案夾步驟

裡層材料 2 thin large cardboard, 2 small cardboard, any size of your choice
外表材料 1 flat sheet of paper, 1 ribbon at length
工具 Glue sticks, scissor 黏膠,剪刀

Model 樣式

Left page, spine, right page, top flap, bottom flap, ribbon for the tie

左頁、書背、右頁、上包匣、下包匣、絲帶書腰


Finish 成品


Saturday, May 06, 2006

 

中文傳統正式字體 versus 簡化草字體


字體考源:草書大字典



文字考源: 說文解字注

每種文字都可以有很多種字體,舉英文來說,就有大寫,小寫,以及大小寫混合體。大家看的書報上英文,都是正式的大小寫混合字體。沒有辦法只用大寫或只用小寫來寫整篇全文,沒有人看得了。

這種大小寫字體形式又分了幾百種字形體,大致分
serif --是筆畫尾端有小手小腳的,像 Times Roman,另一種 san serif --是粗枝大葉直通通的,像是 Arial。正式公文最好用 serif 字體,最易讀,但也很少硬性規定,印刷只能用大寫或只能用小寫來排字。倒是手寫填表時,通常叫人要用印刷體(print letters)。

最通行的現行中文字體,隨想一下,只在電腦系統上通常就是細明、明體,還有黑體、圓黑體、隸書、行書、楷書等等文字形體,再加上小篆,草書等不是一般通行於電腦上的字體(另外花錢買),然後再加上已經【罕見幾乎絕跡】的書法字體,金文、甲骨文字之類,說起來中文字體真是豐富,琳琅滿目。

簡化的中文字體(簡體),充其分也只是諸多字體中的一種,就像中文字換個裝扮,讓我們有時認不出來,可是看多次,看熟眼了,也就像本來一家人習慣為常了。要是當初簡化字體全用狂草一筆牽連,那我們現在豈不更頭痛了﹖

日文借用了很多漢字,有許多日文字是漢字簡化而來,比大陸簡體字更簡,加上日本人「研發」出來的平假名、片假名,混成今天日文。這也是沿年使用後,演化出來的一套文字。如果日本有人發起日文限制只能用漢字,豈不麻煩﹖

其實很多簡化的字,也是有根據的。像【書】字,看起來就是從傳統草書演化而來,請查閱上方附圖。像這類的簡字,平常我們寫手書也常常用到,很自然的代替了比較多筆畫繁複的傳統字。

在排字印刷來說,打一中文字時間步驟是完全無差別字體,但是假使能穿插使用簡體字和傳統字來排版,久而久之,會有一種合乎使用率的中和字體出來,也是極有可能的。

電腦系統是很死板的,只能大分簡體的字碼系統(GB)和原有傳統字體的字碼系統(BIG 5),如果能將兩種系統連結在一起,開放字庫相通,選字時可以愛選哪種就哪種,大家久了也不必分那些是簡體字,哪些是原有傳統字。到頭來,每個人的認字功力都大增,什麼字體都能認得了,那不是很好又很圓滿嗎﹖


Sunday, April 09, 2006

 

文言文新解-藝術與文化的語文

以前古代人能讀書提筆寫字的,可是少之又少。文言文只不過是那時的正式書寫方式,像是一種文字美學罷。如果近看紅樓夢時代,那些大觀園裡的人,也是出口詩,下筆詞,天天詠嘆,也不太費工夫。

說到詩詞,不論是古體詩,新詩,甚至燈謎、對聯,都像是濃縮的精緻文字圖畫。

凡事要到精緻美,總要經過過濾調理,甚至講究細節,才能端得上檯面來見客。好的文字,不管是什麼語言,什麼時代,什麼文體,總是意象鮮明,不必費舌解釋。這會兒隨想到就有:

對我來說,文言文就有這種省事的好處。幾個字可以代表一大篇意思,何其樂而不為之?當然,我也不敢忘記,有些人對文言文是聞而色變,拒相往來。沒關係,那是我寫得不夠好,再改進就是了。譬如前面這句『何其樂而不為之』,就太囉唆八股了,也不容易看,改成『何樂不為』就好一些。幾字表多意,何樂不為?

文言化的語言也不限於中文字。莎老翁最擅長用小兒能懂的字眼,寫些讓人想半天的人生哲理,像是經典名句:

不光是學文的,甚至學理工的人也要講像文言一樣的行話。試看鼎鼎大名的愛因斯坦爺爺想出來相對論方程式

這方程式很多人都看過聽過,短短五個符號就包含了多少意思,簡直可稱之:五字天書。用白話文來解釋這相對論方程式的意義,可能得要長篇大論,而直接先用粗淺的文言文來下註解,也是一樣只要五個文字符號:相對論能量,或是:品質衡能量,就可以解釋這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了。

再舉一例,寫電腦程式功力高超的人,程式是越寫越簡短,而且寫出來程式功能越好用。新一代的電腦語言比起古代什麼 Pascal, Cobal 之類的,不知精簡了多少。這些一代代電腦語言陸續發展下來,準是往著精簡的趨勢走,最好是幾個指令有很多含意-這點多像文言文,三言兩語就可以組成一個個單元軟體功能,供不寫程式的人也可以點菜配用,人工智慧代替人腦智慧。

既然中文歷經數千年,發展出這麼精簡藝術的便捷文體,涵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用短短幾字,就可代表長篇大論,比拍電報還方便(現在還有電報嗎?)。

請問,這麼好的工具,我們為什麼要棄之腦後,我們何苦不用?




Thursday, April 06, 2006

 

紙上出版遊戲 101 不辣老童書系列

紙上出版遊戲 101

不辣老童書系列


書名:三言兩語不辣在說話

作者:不辣閣主

譯者:不辣閣主雙胞胎

出版社:不辣閣出版連鎖集團

出版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

語言別:世界中文/英文

附精緻插畫多幅-圖文並茂的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定價 : 99 元 ◎ 優惠價 89 折 89 元 ◎ 單次購買10 本 79 折 779 元

預約價:69 元(附不辣簽名一枚)
團體預約價: 2-29 本以內每本 49 元 /30 本以上每本 39 元


版本規格:平裝 / 96頁 / 25K普級 / 彩色封面.單色印刷 / 出版地:未定

其他版本:有聲書、CD書、網版電子書

內容簡介

不辣趣味精采文章,風趣、幽默又溫馨,給大人小孩看的人生故事書,容易讀又開胃,不一樣的喔!

本書結合國語台語英文網路文,寫成簡潔自然又實用的不辣文體,無論是在捷運上,馬桶上都可以朗朗閱讀。小五小六的學生,一般國高中生,就算是大學生,或是社會人士,都可從本書中獲益不少,體會領略精練的不辣文之美,同時增加更寬闊的世界觀!

優質有聲 CD:內容生動活潑,由專業廣播演員錄製,不辣聽力大大提升!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不辣老童書

對本書有興趣的人,也會想買這些書:


Tuesday, April 04, 2006

 

出版社興衰有因

中文現代出版史上,少數幾家是百年老店。商務印書館 1897 年在上海創立,是歷史最悠久的現代中文出 版社,分館四佈。於1948年在台設立分館,1949 年台灣分館正式改名「台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力經營至今。

中華書局於1912年元旦創辦於上海,亦歷史悠久。遷台後的中華書局,獨辦經營至今也已半世紀。而在台灣創立有五十年歷史的出版社,則想得到藝文印書館、三民書局、皇冠等極少數幾家。

最近大樹出版社宣佈關門,又得天下救活,關切之聲不斷。大樹將來是否能生意盎然活展下去,仍不知道。不過既是放眼天下照顧,也許真的前途光明。這是後話。

為何有的出版社可以一路走來漫漫五十、一百年,而有的出版社才十來年就維持不了呢? 值得來想想看。

Tuesday, March 21, 2006

 

【出版實例】從大樹放眼看天下,天下得英樹

大樹文化出版社-起死回生錄

背景資料原新聞的連結均已過時,轉貼內容不得已請明察。

------------------------------------------------------------------------------------------

大樹宣佈結束時在老貓學出版的討論:

140 : 大樹倒了 by Y.R. 2005/12/24 - 00:08[回覆]

大樹倒了,還被劈開來廉價出售,這真是出版人、作者、讀者最痛心的下場。如果能將大樹移植到一家大出版社去保育,那麼大樹就有機會存活了吧?
以前聽到林海音先生結束純文學,就有這種感嘆,真的沒有大出版社願意接手這些稀有品種嗎?

迴響 142 : Adding to your comment by Y.R. 2005/12/25 - 00:47[回覆]

如果您是指面對現實商業考量,那我的提議絕對不討人喜歡。

出版生意做不下去,自然是庫存書賣出收入不夠支出。大出版社要接手當園丁保姆,也會先打算盤。當然如果大出版社趁機用 3 cents on the dollar (0.3 折)極廉價收購有價值的庫存書,尤其是自家擁有倉庫擺書的出版社,這會是穩賺不賠的一筆投資,還連帶買到名聲。

也許得不到好價收購是大樹寧可劈木分享讀者的原因。只是好不容易建立的出版品牌、風評,都隨狂風樹倒,轟然結束了。

命運 by Y.R. 2005/12/27 - 23:57[回覆]

倒不覺得這些討論有負面情緒,當作研究案例來看就好。出版社和人都有各自命運,每本書也是一樣。前有文星、遠景為例,近有純文學,到現在還是很多讀者記得,也還有這兩家的書在流傳,所以不至於從這世界和人們記憶中完全消失的。

要說做點事,倒是乾脆向蘋果、毒家、東森、時報之類按照銷售額來抽點出版稅,用來給小出版社出點好書算了。

迴響 17 : by oc 2005/12/28 - 08:41[回覆]

簡覆cold和Y.R.。如果這個社會不支持一家出版社,那很可能是這個社會真的不需要,或者也有可能是已經到功成身退的時候了。個人覺得商業出版最好不要用扶植的概念思考,因為台灣的扶植,向來沒有成功過。看看電影的扶植就知道了。我還是老話,要做出版,就得是這一行的專家,什麼竅門都要理解都要掌握才行。

------------------------------------------------------------------------------------------

相關新聞報導:

【2006/01/16 民生報】 @ http://udn.com

大樹文化 可望重生 ◎【記者徐開塵/報導】

台灣第一家自然生態書籍出版社「大樹文化」結束營業,在同業和讀者間掀起的惋惜聲浪,至今未退。倒下的大樹未死,有可能「重生」,農學社總經理陳日陞表示,他近日積極遊說大樹總編輯張蕙芬繼續從事出版工作,傾向是以農學社提供資金、張蕙芬負責經營的方式合作;至於仍維持「大樹」之名,或另取新的名字,重新開始,還有待進一步商議。

大樹成立13年來,以極少的人力和資源,做出一本本品質精良的自然生態書籍,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去年底因經營困難,決定結束營業,多家出版業者都表示有意承接,但張蕙芬不忍自己一手創建的公司交由他人經營,選擇收手。 陳日陞說,原本他提議由農學社出資35%,另一出版社出資65%,接下大樹的品牌和書籍,張蕙芬思慮多時,仍未同意,此事告吹。但他認為大樹的品牌和書籍若就此消失,十分可惜,因而再三規勸張蕙芬做下去,雙方已就細節問題溝通,農曆新年過後應可定案。
------------------------------------------------------------------------------------------

【2006/03/08 民生報】 @ http://udn.com

自然叢書大樹重生存續 後製工作天下接手 ◎【記者徐開塵/報導】

「植樹節」前,「大樹」重現綠意。去年底宣布結束營業的大樹文化公司,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談定策略聯盟合作計畫,大樹將轉型為一人製作公司,負責企畫編輯,再由天下文化接手所有圖書出版的後製工作,為這個自然叢書的優良品牌,找到一條存續的路。

大樹去年12月宣告結束營業、清倉特賣以來,讀者和出版界惋惜聲不斷。這段期間,多家出版業者表達承接這個品牌,或買下叢書版權的高度興趣,大樹的總經銷農學社也有意投資經營,最後大樹發行人張蕙芬選擇與天下文化合作,使「大樹」能夠繼續生長。本周五雙方將公開宣布攜手合作計畫。

張蕙芬說:「有錢進來,也無法解決問題,因為我是真的不想再『經營』一個出版社。」因此,儘管多方人士有投資意願,她仍興趣缺缺,「在現今出版環境下,小出版社實在太難生存了。」
這次和天下文化以策略聯盟方式合作,大樹將負責找書、找作者、翻譯到完成編輯,再交由天下文化接棒處理印製、行銷和發行等工作。張蕙芬說,一年仍維持出書三、四本,由天下文化支付製作費給大樹,作者版稅、譯者稿費等,也都由大樹負擔,但是「書出手後,我就不用管了,沒有財務壓力」

大樹成立13年,開創自然生態叢書的專業出版路線,也帶動這類書籍的閱讀風氣,以至去年傳出結束營業的消息,眾多讀者都不能接受。張蕙芬表示,去年底清倉時,很多書都賣光了,現在重新開始,會選擇一些仍有市場價值的書籍,更換封面,重新印行,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由於工作模式調整,她回復單純的編輯人角色,大樹也將縮小規模,改為一人工作室,大樹自然書屋不再保留,「把房子還給爸爸」,她就可以輕鬆地做自己喜歡的編輯工作了。

----------------------------------------------------------------------------------------

3/10/06 天下文宣:大樹的新生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bigtrees/p01.html

3/10/2006大樹總編輯張惠芬的話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bigtrees/p02.html

----------------------------------------------------------------------------------------

2006/03/11

經費挹注 天下文化救活大樹 ◎ 陳希林╱台北報導  

樹呀,樹呀,我把你種下,這次你可要好好活著。天下文化昨天搭救成功本已經宣布停止經營的大樹文化,挑起印刷、行銷、管理之責,原來的大樹專心進行核心的編輯工作。

大樹的多部著名作品如《菜市場魚圖鑑》也可望於5月間重新上市。重生的大樹,會在今夏推出第一部新作品,以台灣的蘭花為主題的《野生蘭》。

天下文化負責人高希均昨天說,大樹成立10餘年推出29部作品,獲得的出版獎項兩倍餘出書量,成就斐然。他希望大樹繼續出好書,活得更好。

去年底大樹對外宣布停止營業,不再出書,並開始將書店退回來的書進行大清倉拍賣。結果書籍、周邊商品(如背包)總共賣了新台幣5百多萬元。

大樹總編輯張蕙芬說,13年來賠掉新台幣8百餘萬元,全部是父親張福溪的錢。天下接手後,「爸爸很高興」。張福溪昨天也參加天下文化與大樹的結盟典禮,高興地從么女張蕙芬手中接過一大束燦爛的花。

以白騎士之姿態出現的天下文化,在未來5年間將負責印刷等一切生產費用,以及行銷、倉儲等經營管理。大樹則負責編輯。至於選書,亦即決定何種書會不會賣,要不要出,張蕙芬表示則由雙方諮商後決定。

有關品牌形象的問題,張蕙芬說,日後的大樹出版品(包含舊作重印)都將由天下文化、大樹共同具名。她強調產品的品質不變,出書方向也予以維持

從獲利的眼光來看,張蕙芬說,她將著重「貼近大眾」一事。她以《菜市場魚圖鑑》舉例,該書是大樹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連羅東都有鐵板燒店拿著這本書向食客介紹今天吃的魚是什麼。「『菜市場』系列會還可以再開發,」她說:「貼近一般人的產品空間很大。」
------------------------------------------------------------------------------------------

【2006/03/11 民生報】 @ http://udn.com

天下文化相助 大樹新生【記者徐開塵/報導】

相隔兩個多月,再相聚的氣氛已大不同。去年底,大樹文化公司宣布結束營業,作者、讀者一波波湧到出版社搶購書籍,滿是傷感和惋惜;昨天,在大樹與天下文化策略聯盟的發表會上,學界顧問、作者和讀者,得知天下文化將全力護持「大樹」繼續滋長,開心地見證「大樹的新生」。

天下文化社長高希均表示,天下文化過去未著力於自然生態書籍出版,是基於「買得到牛奶,就不必自己養乳牛」的認知,讓出版做到專業分工,而不要浪費資源去競爭。但像大樹這樣「得獎數是出版量的兩倍」的出版社,不應就此結束。這次雙方優勢合作,可使天下文化在強調「世界觀」的基礎上,落實立足台灣、關懷本土的想法。

這次攜手合作,沒有併購關係,而是由天下文化支付大樹「製作費」的方式共事,未來大樹負責選書、編輯等前製作業,天下文化從印務接手,到發行、行銷和庫存管理等工作。

大樹總編輯張蕙芬說,曾有多家業者表達合作或承接意願,做出這個選擇,最重要的是天下文化為她量身打造這個合作模式,讓她回復編輯人角色「既能獨立作業,又有強大後勤支援」。
雙方合約一簽五年,最近將從大樹過去出版品中挑選29種本土自然圖書,改版重印上市,規畫中的新書《野生蘭》預計7、8月推出,所有出版品會以兩家公司「雙掛名」方式推出。

13年前在父親張福溪提供800萬資金的支持下,張蕙芬自行創立大樹文化,父親只要求「自給自足」。未料創業初期的好景難以為繼,三年前父親又融資600萬元挹注。直到去年底,她自知已到與父親約定的最高停損點,只好忍痛收手。

沒想到,大樹清倉賣書,各方關切和各地讀者一起湧現,三個月來,賣到只剩二、三種書,其餘書都在市場上斷貨了,而且「連書包、海報、書籤等副產品也賣光了」,共得五百餘萬元,第一時間還給父親。

昨天張爸爸也出席結盟記者會,以行動支持女兒繼續做下去。張蕙芬說,未來大樹將專注於本土自然生態書籍的出版,尤其是更貼近生活的題材,羅東一鐵板燒師傅就拿著《菜市場魚圖鑑》為客人介紹每日食材;這次清倉時,很多學校也要買全套圖鑑,她相信這類書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作家凌拂強調自己是「讀大樹的書成長」,而且教學角色和媒材也因此轉向,日前她演講中推介大樹的書,聽眾從大樹結束的感歎,到得知重生的歡呼,使他發現這類書的讀者眾多,只是隱身各角落。 天下文化發行人王力行也強調,正是因為這些讀者,及必須將生態知識傳播出去的責任,促成這次攜手共創未來的合作。

------------------------------------------------------------------------------------------

2006/03/13 大樹不倒 與天下遠見攜手 ◎ 丁文玲  

日前,大樹文化公司對外宣布,決定繼續耕耘下去,並與天下遠見公司合作。大樹不倒,令人欣慰,而大樹與天下遠見的「策略聯盟」,則更令人好奇。

去年底宣佈將結束營業後,讀者紛紛以e-mail、信件、卡片、傳真,向大樹表達肯定與惋惜之情,也讓大樹創辦人暨總編輯張蕙芬重新思索公司的去向。選在植樹節前夕,大樹終於宣布,未來,大樹的出版品由張蕙芬和天下遠見發行人王力行雙掛發行人,大樹負責規劃與編輯製作,天下遠見則負責印製、行銷及通路的營運,而讀者則會在書上同時看到大樹與天下遠見的標誌,成為台灣出版業首見的合作模式。

張蕙芬與王力行都強調,這項合作並非「併購」,大樹仍保有財務與人事的獨立,雙方依契約所列比例分享出版利潤。張蕙芬表示,這是她「把不擅長的工作,例如通路、行銷,交給朋友幫忙。」王力行則說:「與大樹合作,讓天下遠見的出版內容益形豐富。」

------------------------------------------------------------------------------------------


 

網誌文章結集成書

網誌文章人人誇 結集成書銀子花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